馆藏简介 |
临沂市档案馆成立于1958年12月,总建筑面积10800平方米,2011年晋升为国家一级档案馆,2020年通过国家级数字档案馆测评和省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示范单位,是省级文明单位、临沂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 目前馆藏档案共有191个全宗,386248卷(件),资料40485册。馆藏档案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内容丰富,载体多样,地方特色浓郁。其中,建国前档案包括清代档案、民国档案和革命历史档案。清代档案主要包括官府交接、提审人犯、师范教育等文书,民国档案主要存有1949年前,日伪、国民党政府、军警司法机关、地方武装以及各类学校、会道门等组织形成的指令、训令、呈文、清册、证书、照片等;革命历史档案共9个全宗,主要包括1941-1949年沂蒙、滨海、台枣地委、行署,鲁中三地委,滨海军分区等党政军机关形成的各类文书。这些档案材料,是研究沂蒙革命老区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资料。 建国后档案。包括现行机关、撤销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临时机构的档案和专门档案等。 1.现行机关档案。主要是中共临沂市委、临沂市政府及其直属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形成的档案。主要内容包括人大、政协、组织、纪检、宣传、统战、政法、民政、劳资、人事、宗教、侨务、群团、文教卫生、计划、经济、工交、建筑、商业、金融财贸、农林牧渔业等各个方面。这部分档案数量较多、内容丰富, 详尽地反映了建国后本地党委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 结合本地实际,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建国后深刻变化。是馆藏档案的主体。 2. 撤销机关档案、企事业单位档案。包括沂水地委、专署, 兰陵县委、县府, 蒙山林管局、专署地质局、临沂地区贫协、临沂市职教办、临沂市卫生局、市直机关医院、市丝绸公司等撤销机关形成的档案材料。这部分档案反映了上述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职能活动, 是研究全市党组织建设、政权建设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建立、发展的宝贵历史史料。 3. 临时机构档案。主要包括市委市政府(地委行署)落实政策、知青、铁路、援川、“三讲”、保持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等临时办公机构形成的档案。内容有农业学大寨、生产救灾、落实政策、体制改革和地方铁路建设、援川、三讲教育、保持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等, 记录和反映了我市党政部门在不同历史时期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各项中心任务开展的一系列工作, 有着重要的凭证和参考价值。 4. 专门档案。主要包括:组织部门移交的死亡干部档案,反映全市部分大中专学校、重点中学教改、科研、学籍管理等内容的教学档案,市直各部门(单位)移交的人口普查档案,工业普查档案,地质勘探档案,农业区划档案,会计档案,纪检案件档案,诉讼档案,经营管理档案,审计业务档案,技改档案,科研成果档案,职改档案,书稿档案,书画档案,实物档案,照片档案,社科成果档案,卫生防疫档案,婚姻档案,电子档案等。 馆藏资料主要包括: 1、1958年建馆时地委档案室移交的部分党刊、会刊、报刊、期刊、图书资料。 2、市直各部门(单位)和各县区编印出版的各种文件汇编、文集、史志、年鉴、统计资料、出版物等,其中有一大批突出反映临沂市悠久历史、风土人情和沂蒙人民革命斗争、经济建设的优秀书刊。 3、以征集、捐赠等形式收集的反映本地人文、地理、名胜、文化的地方宗谱、族谱、名人传记、回忆录等文献资料。 4、以出资购买等形式购进有重要保存价值的名人重要著作、重要史书、工具书、国家政策法令汇编、重要报刊合订本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