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市档案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政策法规>>正文
山东省地方标准:工业企业文件材料整理规程
2011-04-11 19:01  

工业企业文件材料整理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企业管理活动即党群工作、行政管理、经营管理、生产技术管理及产品、科学技术研究(以下简称科研)、基本建设、设备仪器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鉴别、组卷和案卷编目的基本程序和一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企业文件材料的整理,其他类型企业和科技事业单位亦应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3792.5-85 档案著录规则

GB/T11822-89 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

GB826-89 发文稿纸格式

GB/T11821-89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DB37/T180-93 工业企业档案分类编号规则

DB37/T181-93 工业企业档案案卷格式

DA/T15-95 磁性载体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

DA/T2-92 科学技术研究课题档案管理规程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案卷 由互有联系的若干文件组成并放入卷夹、卷皮或卷盒内的,装订或不装订的档案保管单位。

3.2 组卷 是将拟归档的文件材料按其内容或形式的联系组成保管单位的整理过程。

3.3 案卷编目 是指固定保管单位内文件材料排列的顺序和位置,揭示保管单位内文件材料的内容和成份的工作。

3.4 产品文件材料 是指产品在计划决策、设计、试制、鉴定、生产等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3.5 科研课题文件材料 是指在科研课题研究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3.6 基本建设项目文件材料 是指基本建设工程从计划决策直至建成使用的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3.7 设备仪器文件材料 是指设备仪器在购置(自制)、安装、使用、维护维修过程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4 管理文件材料整理

4.1 管理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

4.1.1 企业依据本标准附录A、B、C、D的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

4.1.2 企业各部门应当根据本部门职责和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形成、积累文件材料,并妥善保管。

4.1.3 建立并严格执行文书处理制度,及时办理文件的登记、传阅、催办、归档。

4.1.4 各种会议和专项活动形成的文件材料,待会议和专项活动结束后,及时收集归档。

4.1.5 发文符合GB826要求,责任签署完备、齐全。

4.1.6 文件材料质地优良,字迹清晰、耐久。

4.1.7 企业各部门应当指定专人负责文件材料的收集积累工作,并根据文件材料的有机联系进行预立卷。

4.1.8 企业档案部门负责各部门文件材料形成积累的监督、指导工作,并定期进行专兼职人员培训。

4.2 文件材料的鉴别

4.2.1 归档文件材料必须完整,能够反映本单位各项活动及其全过程。

4.2.2 归档文件材料准确,反映本单位各项活动的真实面貌。

4.2.3 鉴别文件材料保存价值,确定文件材料是否归档。

4.2.4 划分归档文件材料保管期限。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

4.3 案卷的组合

4.3.1 组卷原则 遵循文件材料形成的规律与特点,保持文件材料的有机联系,便于保管和利用。

4.3.2 组卷要求

4.3.2.1 党群工作、行政管理、经营管理、生产技术管理文件材料分别组卷。涉及两个以上职能的文件材料,固定于一个二级类目中。

4.3.2.2 将文件材料按其形成或针对的年度分开。一般管理性文件材料按形成年度;跨年度的请示与批复按复文年度;跨年度的计划、规划归入针对的第一年;跨年度的总结归入针对的最后一年;非诉讼案件的材料归入结案年;法规性文件归入公布或批准年。

4.3.2.3 同一案卷内文件材料的保管期限应基本相同。

4.3.2.4 独立项目形成的管理性文件材料,归入该项目整理组卷。

4.3.2.5 一般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声像等文件材料,按GB/T11821、DA/T15要求整理组卷。

4.3.2.6 一般管理性文件材料组成的案卷,案卷装具及卷内表格应当符合DB37/T181要求。

4.3.3 组卷方法

一般采取以问题特征为主,结合其他特征组卷。

4.3.3.1 会议文件材料,按一会一卷或一会数卷。

4.3.3.2 工作计划、总结等文件材料,一般按文件名称或责任者组卷。

4.3.3.3 统计报表、名册等文件材料,按问题结合时间组卷。

4.3.3.4 非诉讼案件的材料,按问题或人名组卷,可一案一卷或一案数卷。

4.3.3.5 报刊文摘等材料,按名称或期号一期一卷或数期一卷。

4.3.3.6 人民来信,按信件作者或信件所反映的问题组卷。

4.3.4 卷内文件材料的排列

卷内文件材料一般按其所反映问题的重要程度结合时间顺序排列。

4.3.4.1 同一责任者、同一问题的文件材料,按其形成时间顺序排列。

4.3.4.2 同一责任者、几个相关问题的文件材料,按问题的重要程度再按其时间顺序排列。

4.3.4.3 同一问题、几个责任者的文件材料,按责任者的隶属关系或习惯顺序排列。

4.3.4.4 几个相关问题、几个责任者的文件材料,按问题的重要程度再按其责任者的隶属关系或习惯顺序排列。

4.3.4.5 会议文件材料,按其重要程度或会议程序排列。

4.3.4.6 密不可分的文件材料应当排列在一起,即批复在前,请示在后;正件在前,附件在后;转发件在前,原件在后;印件在前,定稿在后;复制件在前,原件在后;非诉讼案件的结论、决定性文件材料在前,依据性文件材料在后。

4.4 卷内文件材料的修整

4.4.1 同一案卷内文件材料的规格应当基本一致。

4.4.2 对于大于标准幅面尺寸(260×185mm或297×210mm)的文件材料,向内折叠成标准幅面。

4.4.3 对规格小不易装订的文件材料,应当平行或阶梯式托裱在标准幅面白纸上,并按自左至右、自上而下的顺序在被托裱文件材料的右下角自"1"起编写固定号,托裱纸底部加注"此页共×张"标记。

4.4.4 对装订可能出现压字现象的文件材料,应当逐页在其装订位置托裱装订边条。

4.4.5 修补、托裱破损的文件材料。

4.4.6 不装订的案卷,应当以每份文件材料或反映同一问题的文件材料为单位装订成件,印件与定稿,转发件与原件,正件与附件装订在一起,没有文件材料题名或题名不能准确反映文件材料内容的重新拟定题名,外加[ ]号。

4.5 案卷的装订

4.5.1 选用线绳或不锈蚀的材料做装订材料。

4.5.2 拆除案卷内文件材料上易锈蚀的金属物。

4.5.3 用线绳装订案卷,采用三孔一线装订法,使文件材料下齐、右齐,装订位置在文件材料左侧中部,距左端12mm,装订长度160mm,结头系在案卷背面。

4.5.4 案卷可采取装订和不装订两种形式。装订的案卷采用卷夹或软卷皮,采用软卷皮的案卷要装盒;不装订的案卷采用盒装,将单份文件顺序排列在卷盒内。

4.6 案卷编目

4.6.1 编写页号

4.6.1.1 装订的案卷,统一在有书写内容的每页材料正面的右下角,背面的左下角从"1"起依次编写,并按要求在文件的右上角加盖档号章,填写档号内容。档号章格式与尺寸见图4:

4.6.1.2 两张以上小幅面文件材料托裱在同一页纸上的,按1页编写页号。

4.6.1.3 案卷封面、卷内目录、备考表不编写页号。

4.6.2 填写卷内文件目录

4.6.2.1 顺序号 以卷内文件材料排列的先后顺序填写。

4.6.2.2 文号 填写文件制发机关的发文字号。

4.6.2.3 责任者 填写对文件内容负有责任的团体和个人,即文件的署名者。

4.6.2.4 题名 即文件标题,一般应当照实抄录。自拟标题的外加"[ ]"号。

4.6.2.5 日期 即文件形成时间。填写时可省略"年"、"月"、"日"字样,在表示年、月的数字右下角加"o"号。

4.6.2.6 页号 装订的案卷填写文件材料首页上标注的页号,最后一份文件材料的页号填写其起止页号,用"首页号/末页号"表示。不装订的案卷以件为单位编写页号的,填写每份文件的页数。

4.6.2.7 卷内文件目录排列在文件材料首页之前。

4.6.3 填写卷内备考表

4.6.3.1 本卷情况说明 填写卷内文件材料的件数和页数以及在组卷或案卷使用过程中需要说明的问题(卷内文件缺损、修改、补充、移出、销毁等)。案卷归档后发生或发现的问题,由档案管理人员填写并签名、标注时间。

4.6.3.2 立卷人 由立卷人签名。

4.6.3.3 检查人 由案卷质量审核人签名。

4.6.3.4 立卷时间 填写立卷完成日期。

4.6.3.5 卷内备考表排列在文件材料尾页之后。

4.6.4 填写案卷封面

4.6.4.1 档号 填写档案分类号、年度号和案卷顺序号。

4.6.4.2 缩微号 填写缩微时确定的本卷的编号。

4.6.4.3 档案馆(室)号 填写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确定本档案馆(室)号的编号。

4.6.4.4 案卷题名 一般包括本卷文件材料的主要责任者、内容和名称。

4.6.4.5 编制日期 填写卷内文件材料的起止日期。

4.6.4.6 保管期限与密级 按有关规定确定后填写。

4.6.5 填写案卷脊背

4.6.5.1 采用卷夹装订的案卷,填写该卷分类号、年度号和案卷顺序号。

4.6.5.2 采用软卷皮装订的案卷,必须装盒,盒的脊背填写该盒案卷的分类号、年度号、起止案卷号。

4.6.6 编目中的数字使用阿拉伯数字。

4.7 编制检索工具

各大类分别编制检索工具

4.7.1 编制档案分类目录

4.7.1.1 档案分类目录格式见图2。

4.7.1.2 填写档案分类目录

4.7.1.2.1 类别: 填写一级类目标识或名称。

4.7.1.2.2 序号:依据本大类案卷排列顺序依次填写。

4.7.1.2.3 档号:同4.6.4.1

4.7.1.2.4 案卷题名:同4.6.4.4

4.7.1.2.5 编制时间:同4.6.4.5

4.7.1.2.6 卷内件数:填写本卷文件材料的总份数。

4.7.1.2.7 卷内页数:填写本卷文件材料的总页数。

4.7.1.2.8 保管期限与密级:同4.6.4.6

4.7.1.2.9 备注:填写对本卷应当说明的问题。

4.7.2 编制文件级著录卡片。

按GB/T3792.5编制。

4.7.3 编制文件级书本式目录。

4.7.4 编制各种专题目录。

5 产品文件材料整理

5.1 产品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

5.1.1 产品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应当作为产品研制、生产、创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产品开发工作程序、有关管理制度,纳入有关部门职责范围和有关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5.1.2 产品开发工作计划中,应当明确文件材料的归档计划;检查产品开发工作,同时检查文件材料形成积累工作;产品鉴定,档案部门应当审查已形成的文件材料,并提出审查意见。

5.1.3 产品文件材料客观反映产品研制、生产的全过程,数量齐全,内容完整、准确。产品文件材料归档的主要内容见附录E。

5.1.4 文件材料的编写符合有关标准,质地优良,字迹清晰、耐久,各项签署手续齐全、完备,并按有关规定确定密级。

5.1.5 档案部门负责产品文件材料形成积累的监督、指导工作。

5.2 文件材料的鉴别

5.2.1 产品文件材料完整性的鉴别。每一型号产品的文件材料应当完整成套。在一套材料中不能缺项,在一份文件材料中不能缺页。

5.2.2 产品文件材料准确性的鉴别。产品文件材料记载和反映的内容,应当同产品开发的实际过程相一致;蓝图与底图一致;底图与变更单一致。蓝底图的更改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5.2.3 产品文件材料保存价值的鉴别。根据有关规定鉴别文件材料的保存价值,确定是否归档。

5.2.4 根据有关规定确定产品文件材料的保管期限。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

5.3 案卷的组合

5.3.1 组卷原则遵循产品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及特点,保持文件材料的有机联系,便于保管和利用。

5.3.2 组卷方法

5.3.2.1 产品开发文件材料,一般按计划决策、设计、试制、鉴定、生产等阶段分别组卷。各个阶段的文件材料较少时,可以合并组卷;文件材料较多时,可以按问题、结构(部件或组件)或专业、系统分别组卷。

5.3.2.2 文字材料一般按其所反映问题的有机联系结合时间组卷。

5. 3.2.3 机械产品的图样材料按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工装设计分别组卷。

5.3.2.4 产品文件材料较少或图样材料与文字材料密不可分时,文字材料与图样材料可以混合组卷,一般文字材料排列在前,图样材料排列在后。

5.3.2.5 图样材料按图样目录排列,没有图样目录的,按其所反映对象的隶属关系和有机联系排列。

5.3.2.6 密不可分的文字材料依次排列在一起。即批复在前,请示在后;正件在前,附件在后;印件在前,定稿在后。

5.3.3 组卷要求

5.3.3.1 产品开发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性文件材料,归入产品文件材料组卷。

5.3.3.2 产品文件材料组卷时,文件材料的保管期限应当服从内容的完整,即价值服从成套性。

5.3.3.3 产品换代、改型,以基型产品为基础,保存一套完整的基型产品文件材料,换代、改型产品可只保存更改部分的文件材料。

5.3.3.4 开发新产品采用的标准图、通用图,可不划归新产品文件材料保存,但应当在相应的目录中标注所采用图样的名称及编号。

5.3.3.5 以技术转让、出卖成果为目的,以及研制单位不进行正常生产的新产品,其文件材料归科研档案进行整理。

5.3.3.6 产品开发活动中形成的声像等文件材料,按GB/T11821、DA/T15要求进行整理。

5.3.3.7 产品文件材料组成的案卷,案卷装具及卷内表格应当符合DB37/T181要求。

5.4 卷内文件材料的修整

5.4.1 同一案卷内文件材料的规格应当基本一致。

5.4.2 规格小不易装订的文件材料,如表格、原始记录、合格证等,应当平行或阶梯式托裱在标准的白纸上,并按自左而右、自上而下的顺序在被托裱的文件材料的右下角自"1"起编写固定号,托裱纸底部加注"此页共* * 张"标记。

5.4.3 大于A4规格的文件材料,应当折叠为297× 21OMM统一幅面。图样材料采用"手风琴"式折叠法,图面朝里,标题栏外露。图样材料采用装订形式,应当留出装订位置。

5.4.4 对装订可能出现压字的文件材料,应当逐页在装订位置托裱装订边条。

5.4.5 修补、托裱破损的文件材料。

5.4.6 案卷采用不装订形式的,应当以每份文件或反映同一问题的文件材料为单位装订成件(连续编号的图样材料为一件),没有文件题名或文件题名不能准确反映文件内容的,重新拟定文件题名,外加[ ] 号。

5.5 案卷的装订

5.5.1 案卷采用装订和不装订两种形式。装订的案卷采用卷夹,不装订的案卷采用卷盒。

5.5.2 选用线绳或不易锈蚀的材料做装订材料。

5.5.3 拆除卷内文件材料上易锈蚀的金属物。

5.5.4 采用三孔一线装订案卷,装订方法同4.5。

5.5.5 不装订的案卷,将单份文件顺序排列在卷盒内。

5.6 案卷编目

5.6.1 编写案卷页号

5.6.1.1 以有书写内容的页面编写页号。

5.6.1.2 页号位置正面在右下角,反面在左下角。

5.6.1.3 5.4.2中托裱的文件材料,托裱纸的一面为一页。

5.6.1.4 页号从"1"起依次编写。不装订的案卷也可以件为单位编写,每件的页号均从"1"开始,并在每件文件材料的右上角加盖档号章,填写档号章内容。档号章格式同4.6.1.1。

5.6.1.5 案卷封面、卷内目录(原有图样目录除外)、卷内备考表不编写页号。

5.6.2 填写卷内目录

5.6.2.1 卷内目录采用DB37/T181的格式。

5.6.2.2 序号 以卷内文件(连续编号的图样为一件)排列的先后顺序填写。

5.6.2.3 文件编号 填写文件的文号或图样的图号。

5.6.2.4 责任者 填写文件材料的直接编制单位或主要责任者。

5.6.2.5 题名 填写该份文件或图样的名称,一般应当照实抄录,自拟题名的外加"[]"号。

5.6.2.6 日期 填写文件材料的形成日期,填写时可省略"年、月、日"字样,在表示"年、月"数字的右下角加". "号。

5. 6.2.7 页次 填写每份文件首页的页号,最后一份文件填写首末两页的页号,用"首页号/末页号"表示。不装订的案卷以件为单位编写页号的,填写每件文件材料的页数。

5.6.2.8 卷内目录排列在文件材料首页之前。

5.6.3 填写卷内备考表

5.6.3.1 卷内备考表采用DB37/T181的格式。

5.6.3.2 卷内备考表填写卷内文件材料的件数和页数,以及在组卷和案卷管理过程中需要说明的问题(卷内文件缺损、修改、补充、移出、销毁等)。案卷归档后发生或发现的问题,由档案管理人员填写并签名、标注时间。

5.6.3.3 立卷人 由立卷者签名。

5.6.3.4 检查人 由案卷质量审查者签名。

5.6.3.5 立卷时间 填写立卷完成的日期。

5.6.3.6 卷内备考表排列在文件材料末页之后。

5.6.4 填写案卷封面

5.6.4.1 案卷封面采用DB37/T181的格式。

5.6.4.2 案卷题名 案卷题名的内容包括本卷文件的主要制发机关、内容、名称或产品的名称、型号及其组件、部件的代号和名称。

5.6.4.3 编制单位 填写文件材料的形成单位或主要责任者。

5.6.4.4 编制日期 填写卷内文件材料的起止日期。

5.6.4.5 保管期限与密级 按有关规定填写。

5.6.4.6 档号 填写档案分类号和案卷顺序号。

5.6.4.7 档案馆(室)代号 填写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确定本档案馆(室)的编号。

5.6.4.8 缩微号 填写缩微时确定本卷的编号。

5.6.5 填写案卷脊背

5.6.5.1 案卷脊背采用DB37/T181的格式。

5.6.5.2 案卷脊背填写档号及案卷题名。档号从左至右横排填写,案卷题名从右至左竖写,首行空两个字。

5.6.6 编目中的数字使用阿拉伯数字。

5.7 编制检索工具

5.7.1 编制档案总目录

5.7.1.1 档案总目录格式见图1。

5.7 .1.2 填写方法

5.7.1.2.1 总登记号 以案卷为单位按档案接收时间的先后顺序填写。

5.7.1.2.2 登记日期 填写档案归档时间。

5.7.1.2.3 档号 同5.6.4.6

5.7.1.2.4 案卷题名 同5.6.4.2

5.7.1.2.5 编制单位 同5.6.4.3。

5.7.1.2.6 数量 填写本卷文件材料的件数、页数。

5.7.1.2.7 保管期限与密级 同5.6.4.5。

5.7.1.2.8 备注 填写本卷的变化情况。

5.7.2 编制档案分类目录

5.7.2.1 档案分类目录格式见图2。

5.7.2.2 填写方法

5.7.2.2.1 类别 填写大类类目标识或名称。

5.7.2.2.2 序号 依据本类案卷排列的顺序填写。

5.7.2.2.3 其它项目同档案总目录。

5.7.3 编制底图档案目录

5.7.3.1 底图档案目录格式见图3。

5.7.3.2 填写方法

5.7.3.2.1 类别 同5.7.2.2.1。

5.7.3.2.2 项目 填写产品的种类或型号。

5.7.3.2.3 底图编号 填写底图图号。

5.7.3.2.4 题名 填写底图的全名。

5.7.3.2.5 编制单位、时间 填写底图的形成单位和时间。

5.7.3.2.6 图幅 填写不同图幅底图的数量。

5.7.3.2.7 保管期限、密级同5.6. 4.5。

5.7.3.2.8 备注 填写针对底图需要说明的问题。

5.7.4 编制案卷级著录卡片。

按GB/T 3792.5编制。

5.7.5 编制有关专题目录。

6 科学校术研究课题文件材料整理

6.1 科研课题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

6.1.1 科研课题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作为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科研工作程序、科研管理制度,纳入科研部门职责范围和有关人员的岗位职责。

6.1.2 企业下达科研计划,应当同时下达归档计划;检查科研工作,同时检查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工作;科研课题成果鉴定,档案部门应当审查已形成的文件材料,并提出审查意见。

6.1.3 几个单位联合或委托外单位进行的科研课题,主持或委托单位应当在协议、合同等文件中明确对科研课题文件材料形成、整理和移交归档的要求和责任。

6.1.4 部门分管负责人或有关人员调动工作时,应当做好科研课题文件材料的清理移交工作。

6.1.5 科研课题文件材料客观反映科研课题立项准备、研究实验、总结鉴定、成果申报奖励、推广应用等研究活动的全过程,数量齐全,内容完整、准确。科研课题文件材料归档的主要内容见附录F。

6.1.6 科研课题文件材料质地优良,字迹清晰、耐久,责任签署手续齐全、完备,并按有关规定确定密级。

6.1.7 企业档案部门负责科研课题文件材料形成积累的监督、指导工作。

6.2 文件材料的鉴别

6.2.1 科研课题文件材料完整性的鉴别。一项科研课题,从立项准备开始,直至成果推广应用各个阶段形成的文件材料必须完整,不能缺项或缺张少页。负成果的文件材料也应当完整成套。

6.2.2 科研课题文件材料准确性的鉴别。科研课题文件材料必须准确和真实,要同它所记载和反映的对象与过程相一致,相互之间在内容上也要相一致,如底图与蓝图一致,成果报告与实验记录一致。

6.2.3 根据归档制度有关规定,鉴别科研课题文件材料的保存价值,确定是否归档。

6.2.4 根据有关规定,划定文件材料保管期限,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

6.3 案卷的组合

6.3.1 组卷原则 遵循科研课题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和特点,保持文件材料的有机联系,便于保管和利用。

6.3.2 组卷方法

6.3.2.1 科研课题文件材料按科研课题研究阶段,即科研课题立项准备、研究实验、总结鉴定、成果申报奖励、推广应用等阶段分别组卷。

6.3.2.2 文字材料按其所反映问题的有机联系结合时间组卷;图样材料按系统或结构(组、部件)组卷。

6.3.2.3 科研课题文件材料较少时,文字材料和图样材料可混合组卷,一般文字材料排列在前,图样材料排列在后。

6.3.2.4 图样材料按图样目录排列,没有图样目录的,按其所反映对象的隶属关系和有机联系排列。

6.3.2.5 密不可分的文字材料应当依次排列在一起,即批复在前,请示在后;正件在前,附件在后;印件在前,定稿在后。

6.3.3 组卷要求

6.3.3.1 科研课题研究活动中形成的管理性文件材料,归科研课题文件材料组卷。

6.3.3.2 按科研课题组织案卷,不同研究课题的文件材料不得混合组卷。

6.3.3.3 负成果或因故中断的科研课题文件材料亦应当组卷归档。

6.3.3.4 研制开发并形成生产能力的产品,其文件材料归产品档案整理归档。

6.3.3.5 科研课题研究活动中形成的声像等待殊载体的文件材料,按GB/T11821、DA/Tl5要求进行整理。

6.3.3.6 科研课题文件材料组成的案卷,案卷装具及卷内表格应当符合DB37/T181要求。

6.4 卷内文件材料的修整同5.4。

6.5 案卷装订同5.5。

6 .6 案卷编目同5.6。

6.7 编制检索工具同5.7。

7 基本建设项目文件材料整理

7.1 基本建设项目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

7.1.1 基本建设项目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应当作为基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有关管理制度。

7.1.2 企业在新建或改建扩建工程时,应当将基本建设工程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归档工作列入工程建设程序,列入有关部门职责范围和有关人员的岗位职责。

7.1.3 基本建设工程在签定承包合同时,应当明确规定其文件材料的编制、整理要求和移交时间。

7.1.4 基建工作计划中,应当明确文件材料的归档计划;检查工程建设,同时检查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工作;工程竣工验收,同时验收基建工程档案资料。

7.1.5 基本建设工程从立项开始,建立档案资料室,或指定专职人员负责工程建设文件材料的接收、复制、分发、收集、积累、整理、归档工作,并对工程建设各个环节文件材料的形成和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参加分部、分项、单位、单项工程竣工验收。

7.1.6 设计变更及责任签署手续齐全、完备,竣工图编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7.1.7 基本建设项目文件材料应当客观反映基建工作的全过程,数量齐全,内容完整、准确。基本建设项目文件材料归档的主要内容见附录G。

7.1.8 归档文件材料应当质地优良,字迹、线条清晰、工整、耐久。

7.2 文件材料的鉴别

7.2.1 归档文件材料必须完整。从分部、分项、单位、单项工程到整体建设项目,包括各个专业、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文件材料必须齐全。

7.2.2 归档文件材料必须准确。隐蔽工程施工及验收记录,要真实反映工程实况,竣工图标记清楚,图物相符,并按要求加盖竣工图章,竣工图章的格式见图5。

7.2.3 工程竣工,应当绘制管线竣工图。管线竣工图必须标注管线标高及方位,准确反映管线位置。

7.2.4 根据归档制度有关规定,鉴别文件材料保存价值,确定是否归档。

7.2.5 根据有关规定,划定文件材料保管期限,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

7.3 案卷的组合

7.3.1 组卷原则遵循工程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和特点,保持文件材料的有机联系,便于保管和利用。

7.3.2 组卷方法

按基本建设项目立项、设计、施工、竣工四个阶段分别组卷。

7.3.2.1 项目立项阶段,按项目申报、地质勘探、工程征地、申照、招标、投标、工程监理等形成的文件材料分别组卷,如各个环节的文件材料较少时,可合并组卷;较多时,可按问题或性质分别组卷。

7.3.2.2 编制设计文件阶段,按工程设计程序,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分别组卷。根据各个阶段文件材料的数量,可分别组成一卷或数卷。

7.3.2.3 工程施工阶段(包括施工准备和工程施工),一般按单位、单项工程或按专业组卷。

7.3.2.4 单位或单项工程文件材料较少时,文字材料和竣工图可混合组卷,一般文字材料排列在前,图样材料排列在后。

7.3.2.5 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文件材料,一般单独组卷。

7.3.3 组卷要求

7.3.3.1 基本建设工程建设活动中形成的管理性文件材料,归入基本建设工程文件材料组卷。

7.3.3.2 基本建设工程文件材料组卷时,文件材料的保管期限应当服从内容的完整,即价值服从成套性。

7.3.3.3 卷内图样材料按图样目录排列,没有图样目录的,按其所反映对象的隶属关系和有机联系排列。

7.3.3.4 密不可分的文字材料依次排列在一起,即批复在前,请示在后;正件在前,附件在后;印件在前,定稿在后。

7.3.3.5 与土建工程密不可分的设备仪器及设备仪器安装调试文件材料,同土建工程一起整理组卷;使用过程中的维护、维修、更新改造文件材料,按设备仪器文件材料整理归档;与土建工程相分离的设备仪器及安装调试文件材料,归设备仪器。

7.3.3.6 基本建设工程工作中形成的征用土地、工程概算及概算调整、环境保护、水文气象等文件材料,应当按问题集中整理组卷。

7.3.3.7 基本建设项目文件材料组成的案卷,案卷装具及卷内表格应当符合DB37/T181要求。

7.4 卷内文件材料的修整同5.4。

7.5 案卷装订同5.5。

7.6 案卷编目同5.6。

7.7 编制检索工具同工5.7。

8 设备仪器文件材料的整理

8.1 设备仪器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

8.1.1 设备仪器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列入设备仪器管理工作程序、设备仪器管理制度,纳入设备仪器管理部门职责范围和有关科技、生产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8.1.2 设备仪器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纳入设备仪器计划管理,下达设备仪器管理计划,同时下达文件材料的形成和归档计划;检查设备仪器管理计划完成情况,同时检查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情况;验收设备仪器,同时验收设备仪器文件材料。

8.1.3 健全设备仪器文件材料形成积累的监督、管理网络,形成自上而下的有效保证体系。

8.1.4 设备仪器文件材料按设备仪器购置、开箱验收、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维修、更新改造等环节进行积累。

8.1.5 设备仪器文件材料客观反映设备仪器购置、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维修、更新改造的全过程,数量齐全,内容完整、准确。设备仪器文件材料归档的主要内容见附录H。

8.1.6 文件材料质地优良,字迹清晰、耐久,各项签署手续齐全、完备。

8.1.7 档案部门参加设备仪器开箱验收,及时收集、登记随机文件材料,做好提供利用的准备工作。

8.1.8 档案部门参加设备仪器安装调试验收,审查已形成的文件材料,并提出审查意见。

8.2 文件材料的鉴别

8.2.1 设备仪器文件材料完整性的鉴别。设备仪器从立项、购置开始,包括开箱验收、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维修、更新改造等全过程形成的文件材料必须完整成套。按阶段分,每个阶段的文件材料必须齐全;按专业、系统或装置分,每个专业、系统或装置的文件材料必须成套;按工序分,每道工序中单体设备的文件材料必须完整。

8.2.2 设备仪器文件材料准确性的鉴别。设备仪器文件材料,特别是安装调试、大中修、更新改造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必须准确,图物相符;管理使用、维护维修中形成的文件材料,真实反映设备仪器的优劣状况和完好率。

8.2.3 根据归档制度的有关规定,鉴别设备仪器文件材料的保存价值,确定是否归档。

8.2.4 根据有关规定,划定文件材料保管期限,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

8.3 案卷的组合

8.3.1 组卷原则 遵循设备仪器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和特点,保持文件材料的有机联系,便于保管和利用。

8.3.2 组卷方法。

8.3、2.1 设备仪器文件材料按文件材料形成环节分别组卷。各个环节的文件材料较少时,可以合并组卷;文件材料较多时,可以按问题、专业、系统、工艺流程、装置等分别组卷。

8.3.2.2 单体设备仪器文件材料,按设备仪器型号组卷。多台(套)同型号设备仪器文件材料,按其固定资产编号顺序分别组卷,一套图样材料的,归入第一台(套)设备仪器文件材料案卷中。

8.3.2.3 文字材料一般按其所反映问题的有机联系结合时间组卷;图样材料按系统或组、部件组卷。

8.3.2.4 单台(套)设备仪器文件材料较少或图样材料与文字材料密不可分时,文字材料和图样可以混合组卷,一般文字材料排列在前,图样材料排列在后。

8.3.2.5 图样材料按图样目录排列,没有图样目录的,按其所反映对象的隶属关系和有机联系排列。

8.3.2.6 密不可分的文字材料依次排列在一起,即批复在前,请示在后;正件在前,附件在后;印件在前,定稿在后。

8.3.3 组卷要求

8.3.3.1 设备仪器购置活动中形成的管理性文件材料,归设备仪器文件材料组卷。

8.3.3.2 新建或改扩建工程项目中,与土建工程密不可分的电气、工艺、传输设备及管道设施等设备仪器文件材料,同有关土建工程一起整理组卷;设备仪器管理使用、维护维修形成的文件材料,单独进行组卷,归设备仪器档案管理。

8.3.3.3 技术改造项目,其改造过程中形成的设备仪器文件材料作为独立项目,单独进行整理组卷。

8.3.3.4 设备仪器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声像等特殊载体的文件材料,按GB/T11821、DA/T15要求进行整理组卷。

8.3.3.5 设备仪器文件材料组成的案卷,案卷装具及卷内表格应当符合DB37/Tl81要求。

8.4 卷内文件材料的修整同5.4。

8.5 案卷装订同5.5。

8.6 案卷编目同5.6。

8.7 编制检索工具同5.7。

附录A(标准的附录)

党群工作文件材料归档范围

Al 党务工作

A1.1 上级机关关于党务工作的文件材料。

A1.2 本企业党委、总支、支部工作计划、总结、汇报。

A1.3 本企业党委、总支、支部决定、决议、办法、通知、通报等。

A1.4 本企业党委、总支、支部会、常委会、民主生活会会议记录、纪要。

A1.5 本企业党员大会、党员代表大会文件材料。

A1.6 本企业党委召开的工作会议文件材料。

A1.7 本企业党委调查研究材料、专题总结报告等。

A1.8 本企业党组织评先创优文件材料。

A1.9 文秘、保密、信访工作文件材料。

A1.10 本企业党务工作大事记。

A1.11 本企业党委、总支、支部其他工作方面的文件材料。

A1.12 对下属单位关于党务工作请示报告的批复。

A2 组织工作

A2.1 本企业关于组织工作的计划、总结、规章制度、会议记录、请示汇报及上级的批复。

A2.2 对木企业党员、党员干部的考察、任免、政审的决议、决定、通知。

A2.3 本企业党员入党、转正、延期、退党、取消预备期资格的决议、决定及党员名册。

A2.4 本企业党群机构设置、调整、人员编制等方面的决议、决定、通知。

A2.5 本企业党员教育、学习与整党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A2.6 党费收据与党组织关系介绍信及存根。

A2.7 本企业老干部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A2.8 党组织情况统计报表。

A3 宣传工作

A3.1 本企业宣传工作计划、总结、报告、会议记录、调研材料等。

A3.2 本企业在理论学习、政策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A3.3 反映本企业活动的报刊、广播稿及本单位编辑的简报、出版物样本与定稿。

A4 统战工作

A4.1 本企业统战工作计划、总结、请示及上级批复。

A4.2 本企业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港澳台、侨务、民族与宗教事务等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A5 纪检与监察工作

A5.1 本企业纪检与监察工作计划、总结、规定、决定、通报、通知、统计报表、会议记录与纪要,请示报告及上级批复。

A5.2 案件的立案报告、调查依据、审查结论,处理意见等材料。

A5.3 本企业在民事、经济案件等法律事务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A6 工会工作

A6.1 本企业工会工作计划、总结、会议记录、统计报表。

A6.2 本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及有关会议文件。

A6.3 本企业工会制发的规章制度、决定、通知等。

A6.4 本企业民主管理、劳动竞赛、表彰先进、劳保福利、女工工作、文体活动等方面的文件材料。

A6.5 本企业工会会费与财务管理材料。

A7 共青团工作

A7.1 本企业共青团工作计划、总结、统计报表。

A7.2 本企业团代会、团委(扩大)会、常委会会议文件材料。

A7.3 本企业团组织改选、团员管理、入团、退团等方面的决定、通知、请示及上级批复。

A7.4 表彰本企业先进团组织与个人以及处分本企业团员的有关材料。

A7.5 本企业团员教育、青少年工作等方面的文件材料。

A7.6 本企业团费收据与团组织关系介绍信及存根。

A8 协会工作

A8.1 本企业协会、学会工作计划、总结、统计报表。

A8.2 本企业协会、学会制发的规章、通知等。

A8.3 本企业协会、学会技术咨询服务合同、协议。

A8.4 本企业协会、学会组织的重要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附录B(标准的附录)

行政管理文件材料归档范围

B1 行政事务

B1.1 上级机关颁发的本企业应贯彻执行的有关文件。

B1.2 上级领导视察企业时的题词、指示、讲话材料。

B1.3 本企业行政工作计划、总结等。

B1.4 本企业厂长(经理)办公会、行政办公会会议记录、纪要、决定等。

B1.5 工商行政管理方面的材料。

B1.6 本企业关、停、并、转及更名、启用与废止印模等方面的文件材料。

B1.7 本企业文秘、机要、保密、信访、编史修志等方面的文件材料。

B1. 8 本企业其他行政事务方面形成的材料。

B2 公安保卫

B2.1 上级机关颁发的本企业应贯彻执行的有关文件。

B2.2 本企业治安保卫、交通管理、民兵与征兵工作的计划、总结、报告、请示与批复、决定、办法、通知、报表等。

B2.3 对本企业及职工在治安保卫工作方面的奖惩材料。

B2.4 武装保卫、民兵、预备役人员名单及有关机构设置、干部任免文件。

B3 审计工作

B3.1 上级机关颁发的本企业应贯彻执行的有关文件。

B3.2 本企业审计工作会议记录与纪要、计划、报告、总结、决定、办法、请示与批复、报表等。

B3.3 本企业专项审计的通知、报告、决定、评价书、调查与证明等材料。

B4 劳动人事

B4.1 上级机关颁发的本企业应贯彻执行的有关文件。

B4.2 本企业制定的劳动人事方面的规章制度、计划、总结、通知、决定等。

B4.3 本企业内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方面的文件材料。

B4.4 本企业干部职工的任免与招聘、升降、奖惩、考查、职称评聘等方面的文件材料。

B4.5 本企业干部职工调动介绍信及存根、工资转移证等。

B4.6 本企业干部职工离退休、停薪留职、剩余人员与复转退军人安置等有关材料。

B4.7 本企业劳动计划、总结、报表、工资改革方案等。

B4.8 劳动保护、保险的方针、政策、规定、报表等。

B5 教育工作

B5.1 上级机关颁发的本企业应贯彻执行的有关文件。

B5.2 本企业教育工作的规章制度、计划、总结、请示与批复、统计报表等。

B5.3 本企业干部职工进修培训名单、合同、教材、实习报告等。

B5.4 对学员的奖惩材料。

B6 医疗卫生

B6.1 上级机关颁发的本企业应贯彻执行的有关文件。

B6.2 本企业卫生监督、防病治病、计划生育工作的规章制度、决定、计划、总结、统计报表等。

B7 后勤福利

B7.1 上级机关及本企业关于后勤福利工作的规定、计划、总结、通知等。

B7.2 本企业职工分房方案与会议记录、住房调查、宿舍管理制度及修缮计划等。

B7.3 本企业职工食堂、托儿所、车辆、绿化等后勤服务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B7.4 本企业第三产业管理文件。

B7.5 统计报表。

B8 外事工作

B8.1 上级机关及本企业关于外事工作的规定、通知、计划、总结等。

B8.2 本企业外事工作的请示与批复、来往函电、谈判记录、考察资料与报告等。

附录C(标准的附录)

经营管理类文件材料归档范围

C1 经营决策

C1.1 本企业发展规划、方针目标及其管理材料。

C1.2 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各项配套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请示与批复、总结、报告等。

C1.3 重大经营决策和实施计划措施等。

C1.4 厂长(经理)责任制、任期目标等。

C2 股份制工作

C2.1 上级关于股份制工作的方针、政策等材料。

C2.2 股东大会文件材料。

C2.3 董事会会议记录、纪要、工作报告、声明、决定、决议等。

C2.4 监事会会议记录、纪要、工作报告、声明、决定、决议等。

C2.5 本企业股票、股市方面的材料。

C3 生产计划

C3.1 生产计划、总结、报告及计划调整等材料。

C3.2 计划任务书或作业计划。

C3.3 生产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C4 统计工作

C4.1 统计工作制度、规定、通知。

C4.2 生产、技术、经济统计报表。

C4.3 企业综合性统计报表及分析材料。

C4.4 工业普查报表。

C5 财务管理

C5.1 财务管理制度、规定、办法、通知。

C5.2 财务管理计划、总结、报表。

C5.3 固定资产的新增、报废、调拨材料。

C5.4 生产财务和成本核算。

C5.5 税收方面的材料。

C5.6 价格管理规定、制度。

C5.7 清产核资、资产评估等方面的报告、报表等材料。

C6 物资管理

C6.1 物资管理计划、总结。

C6.2 物资管理规定、办法、通知。

C6.3 物资分配调拨计划。

C6.4 重要物资采购供应计划、总结、合同、协议、来往函件。

C6.5 仓库管理规章制度、台帐、报表等材料。

C6.6 统计报表。

C7 产品销售

C7.1 产品销售计划、总结、会议记录与纪要。

C7.2 销售合同、协议、函件。

C7.3 订货会市场分析和用户调查材料。

C7.4 广告宣传材料。

C7.5 售后服务材料。

C7.6 统计报表。

C8 企业管理

C8.1 企业管理计划、总结。

C8.2 企业管理标准、规定、通知。

C8.3 内部承包章程、合同、协议。

C8.4 企业整顿、认证、达标等活动的呈报、审批材料、合格证、资格证书等。

附录D(标准的附录)

生产技术管理文件材料归档范围

Dl 生产调度

D1.1 生产调度工作计划、总结、报告。

D1.2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执行及调度工作情况。

D1.3 生产调度会议记录。

D1.4 生产调度的职责、制度、规程。

D1.5 生产活动综合分析。

D2 质量管理

D2.1 质量管理规划、计划、措施、总结。

D2.2 质量管理制度、办法、规定、条例。

D2.3 产品质量检测、化验、试验材料。

D2.4 质量保证、合理化建议、整改措施等材料。

D2.5 质量异议处理、事故分析报告及处理材料、质量检查、评比材料。

D2.6 统计报表。

D3 能源管理

D3.1 能源管理的指示、规定、办法、条例、通知。

D3.2 能源工作计划、总结、报告、请示、批复。

D3.3 能源消耗定额管理材料。

D3.4 节能工作方案、措施、实施情况、总结。

D3.5 统计报表。

D4 安全生产

D4.1 安全技术管理通知、规定、条例、决定、通报、会议纪要等。

D4.2 安全技术管理制度、办法。

D4.3 安全技术措施、总结。

D4.4 事故报告、调查分析及处理材料。

D4.5 安全教育、安全生产竞赛活动的材料。

D4.6 统计报表。

D5 设备管理

D5.1 设备管理条例、办法、规定、通告等。

D5.2 设备管理规划、计划、总结。

D5.3 设备技术管理文件材料。

D5.4 设备运行管理文件材料。

D5.5 备品备件管理文件材料。

D6 基建管理

D6.1 基建管理制度、办法、规定等。

D6.2 基建发展规划、计划、报告、会议记录、纪要。

D6. 3 征、租用土地(单独项目的除外)申请、报告、批复、合同、协议、说明材料。

D6.4 其他基建工作管理文件。

D6.5 统计报表。

D7 科技管理

D7.1 科技工作批示、通知、规定等。

D7.2 科技发展规划、计划、总结。

D7.3 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文件材料。

D7.4 现代化管理文件材料。

D7.5 学术论文、考察报告、专题总结。

D7.6 统计报表。

D8 环境保护

D8.1 环境保护规划、计划、总结。

D8.2 环境保护制度、通知。

D8.3 环保调查、监测、分析材料。

D8.4 环境污染防治措施、总结、报告。

D8.5 统计报表。

D9 计量工作

D9.1 计量工作规划、计划、总结。

D9.2 计量工作管理制度、办法、规定。

D9.3 计量设备、仪器、器具资料及定期检查记录。

D9.4 计量管理工作方面的材料。

D9.5 统计报表。

D10 标准化工作

D10.1 标准化管理的制度、办法、规定。

Dl0.2 标准化管理规划、计划、总结。

D10.3 生产技术规范。

DI0.4 企业技术标准。

Dl0.5 企业工作标准。

D11 档案和信息工作

D11.1 档案工作规划、计划、总结。

D11.2 档案工作制度、办法、规定等。

D11.3 档案移交清单、销毁清册。

D11.4 档案利用、开发成果材料。

D11.5 信息工作计划、总结。

D11.6 信息工作的通知、规定等。

D11.7 计算机使用和管理的通知、规定等。

D11.8 计算机软件、盘片材料。

D11.9 信息管理工作材料。

D11.10 有关科技信息。

D11.11 图书、资料工作材料。

D11.12 统计报表。

附录E(标准的附录)

产品文件材料归档范围

E1 计划决策阶段

E1.1 调查研究

E1.1.1 产品开发的请示与上级指示性文件。

E1.1.2 项目任务书。

E1.1. 3 市场调查、技术调查、考察、预测报告、调研综合报告。

E1.1.4 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报告。

E1.2 决策

E1.2.1 发展建议书、技术建议书、计划任务书、技术任务书、设计研制任务书、协议书、委托书、合同、立项申请及批复。

E1.2.2 专题分析报告、专题会议纪要。

E1.2.3 研制计划、方案、方案论证报告。

E2 设计阶段

E2.1 初步设计

E2.1.1 产品研究,设计计划。

E2.1.2 技术经济初步评价。

E2.1.3 研究试验大纲、试验报告。

E2.2 技术设计

E2.2.1 产品设计标准。

E2.2. 2 设计任务书、计算书、计算程序、计算记录、计算报告。

E2. 2.3 技术经济分析报告、成本核算情况。

E2. 2. 4 技术攻关。

E2. 2.5 特殊元件、外购件、材料表。

E2.2.6 技术设计说明书。

E2.2.7 技术关键问题分析和处理报告

E2.3 工作图设计

E2. 3.1 文件目录。

E2.3.2 产品设计图样。

E2.3.3 各种明细表、汇总表。

E2.3.4 专题技术请示报告。

E2. 3. 5 标准化初步审查报告。

E2.3.6 设计评审报告。

E3 试制阶段

E3.1 试制

E3.1.1 试制计划、方案、规程、报告。

E3.1.2 工艺研究报告、工艺总体方案论证报告。

E3.1.3 试制工艺流程、工艺标准。

E3.1.4 试制工艺文件和工艺装备文件。

E3.1.5 工艺评审报告。

E3.1.6 试制运行记录、化验记录。

E3.1.7 试制过程纪要。

E3.1.8 原材料与半成品、成品检验方法批准书。

E3.1.9 理化分析报告、化学配方、化学反应式、计算公式。

E3.1.10 技术标准协议。

E3.1.11 试制质量分析报告。

E3.1.12 专题会议记录、纪要、决议及合理化建议。

E3.1.13 重大故障分析和排除措施报告。

E3.1.14 试制总结报告。

E3.2 试验

E3.2.1 试验计划、方案、规程。

E3.2.2 试验所需仪器与设备清单。

E3.2.3 试验分项目记录。

E3.2.4 试验原始数据与材料。

E3.2.5 试验分析报告。

E3.2.6 试验分项小结。

E3.2.7 试验总结报告。

E3.3 鉴定

E3.3.1 鉴定申请报告及批复。

E3.3.2 试制、试验鉴定大纲。

E3.3.3 成套设计文件。

E3.3.4 标准化审查报告。

E3.3.5 可靠性试验情况报告。

E3.3.6 产品质量和技术经济分析报告。

E3.3.7 技术鉴定材料(申请批复、评价材料、会议纪要)。

E3.3.8 设计定型报告、证书。

E3.3.9 试用或试运行报告。

E3. 3.10 鉴定验收书。

E4 生产阶段

E4.1 小批生产

E4.1.1 小批生产方案、计划。

E4.1.2 小批生产工序工程能力分析报告。

E4.1.3 关键件、重要件、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及检测报告。

E4.1.4 原料鉴定卡片、配用设计表。

E4.1.5 历次更改与补充的设计及工艺文件和更改通知单。

E4.1.6 小批生产鉴定书。

E4.1.7 产品设计评审报告。

E4.1.8 产品研制完成报告。

E4. 1.9 小批生产总结报告。

E4.1.10 产品许可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装箱单、产品介绍、样本。

E4.2 批量生产

E4.2.1 申请正式生产投产报告、批复、通知。

E4.2.2 生产技术规程、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规程、产品检验规范。

E4.2.3 技术标准(国际、国家、部、企、内标)。

E4.2. 4 企业标准编制说明、审批书及修改、修订的通知。

E4.2.5 生产定型(结构、配方)设计文件。

E4.2.6 工艺文件

E4.2.6.1 工艺方案(工艺设计表与设计卡、配方卡)。

E4.2.6.2 工艺规程(工艺过程卡、工艺卡、工序卡、调整卡、技术检查卡、毛坯图、工艺守则)。

E4. 2.6. 3 管理用工艺文件(路线图、明细表、主要材料工艺消耗定额、工时定额汇总表、工艺总结、工艺文件总目录)。

E4.2.7 工艺作业指导书、工艺说明书。

E4. 2.8 工艺装备文件、图样(刃具、夹具、量具、模具图)、说明书。

E4.2.9 产品改进与更新建议书、合理化建议、QC成果。

E4. 2.10 产品质量技术攻关会议记录、纪要和成果。

E4.2.11 重大质量事故分析、质量异议处理结果。

E4.2.12 各种操作记录、产品检验报告单。

E4. 2.13 产品特性重要度分级。

E4. 2.14 技术条件。

E4.2.15 明细表、汇总表。

E4.2.16 商标注册材料、产品目录。

E5 评优阶段

E5.1 创优规划和措施。

E5.2 创优工艺操作规程。

E5.3 国内外对比材料

E5.4 上级检、抽结果和理化分析报告。

E5.5 主要用户评价。

E5.6 创优申请、审批表。

E5.7 优质产品评定书。

E5.8 获奖奖章、奖状、证书。

E6 认证阶段

E6.1 认证申请书、信函。

E6.2 跟踪服务材料。

E6.3 认证检测报告、检查报告。

E6.4 原材料修改换页说明。

E6.5 产品检验报告。

E6.6 各类认证证书。

附录F(标准的附录)

科研课题文件材料归档范围

F1 研究准备阶段

F1.1 申报项目的报告、批复、通知。

F1.2 科研规划、调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咨询材料、课题论证。

F1.3 科学基金、科研课题、经费申请报告及批件。

F1.4 任务书、协议书、任务计划书、合同、委托书、会议记录及重要来往文函、课题报告及审批文件。中心课题说明书。

F1.5 科研课题研究计划、长远规划研究方案、上级指示及有关课题的国内外动态、课题计划调整或课题撤销文件。

F1.6 实验、试验方案、设计方案、调查考察方案、技术规程。

F2 研究试验阶段

F2.1 试验任务书、试验大纲。

F2.2 实验、试验测试记录、图表、照片、计划执行情况、调整和撤销的报告。

F2.3 试制综合分析报告及总结。

F2.4 计算文件。

F2.5 计算机软件。

F2.6 检验文件。

F2.7 设计文件、图样、技术说明、配方。

F2.8 工艺文件。

F3 总结鉴定验收阶段

F3.1 课题工作总结(含最终完成、阶段完成或中断)。

F3.2 鉴定大纲。

F3.3 技术经济分析报告。

F3.4 鉴定证书、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鉴定会议记录(参加人员名单)鉴定验收结论送审通知、函审原件。标准化审查报告。

F4 成果奖励申报阶段

F4.1 科技成果申报表、登记表、附件。

F4.2 科技成果奖励申报及评审材料。

F4.3 获奖证书及批文的原件或复制件。

F5 推广应用阶段

F5.1 推广应用方案、专利申请书、批准证书(原件、影印件)。

F5.2 技术转让合同、协议书。

F5.3 论文、成果推广应用中形成的技术文件及工作总结、过户定型的鉴定材料。

F5.4 国内外同行业评价及用户反馈意见。

F5.5 成果宣传报送文件。

F6 与各阶段有关的文件

F6.1 专业会议文件。

F6.2 标本、样品目录。

F6.3 照片、影片、幻灯片、录音带、录像带、机读文件等。

F7 双等项目材料、登记表、奖励鉴定等材料。

F8 出席各级学术会议和发表在各种刊物上的论文、专题报告。

F9 国外考察报告和对外技术交流材料等。

附录G(标准的附录)

基本建设项目文件材料归档范围

G1 项目立项阶段

G1.1 项目申报

G1.1.1 项目建议或项目申请及批复。

G1.1. 2 可行性研究报告。

G1.1.3 可行性论证意见。

G1.1.4 项目评估文件。

G1. 1.5 环境预测、调查报告。

G1.1.6 计划任务书及批复。

G1.1.7 与项目有关的会议记录、领导讲话、信函、录音、录像、照片等。

G1.1.8 涉外文件材料。

G1.2 地质勘探

G1.2.1 地质勘探委托书、合同书。

G1.2.2 地质勘探报告。

G1.2.3 钻探点平面配置图。

G1.2.4 地质剖面图。

G1.2.5 钻孔工程地质综合柱状图。

G1.2.6 水工实验材料。

G1.2.7 工程预算。

G1.3 工程征地申照

G1.3.1 征用土地、批准文件及红线图。

G1.3.2 拆迁、补偿协议书。

G1.3.3 定点报告、规划方案、建筑方案申批文件。

G1.3.4 建筑设计防火申批文件。

G1.3.5 环境保护三同时申批文件。

G1.3.6 卫生防疫申批文件。

G1.3.7 劳动保护三同时申批文件。

G1.3.8 通信、人防、供热、防盗申批文件。

G1.3.9 建筑工程申请表及请照图

G1.3.10 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

G1.4 招投标文件材料

G1.4.1 招投、投标、决标文件。

G1.4.2 工程承发包合同、协议书。

G1.5 工程质量监督和监理文件

G1.5.1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委托书。

G1.5.2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员通知书。

G1. 5.3 工程质量目标管理责任书。

G1.5.4 准予开工通知书。

G1.5.5 建筑工程监理合同、规划、实施细则。

G1.5.6 建设监理工作总结、报表。

G1.5.7 项目监理组织及监理人员通知书。

G2 项目设计阶段

G2.1 设计合同。

G2.2 初步设计。

G2.3 技术设计(扩大初步设计)。

G2.4 设计计算书、说明书。

G2.5 设计评价、鉴定及审批。

G3 项目施工阶段

G3.1 土建工程

G3.1.1 开工报告。

G3.1.2 图纸会审、技术交底。

G3.1.3 设计变更记录、工程更改洽商及技术联系核定文件。

G3.1.4 施工组织设计。

G3.1.5 施工日志。

G3.1.6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准用证及出厂质量证明和试(检)验报告

G3.1.6.1 钢筋、型钢合格证及试(检)报告及准用证。

G3.1.6.2 水泥合格证及试(检)验报告及准用证。

G3.1.6.3 砖合格证及试(检)验报告及准用证。

G3.1.6.4 防水材料合格证及试(检)验报告及准用证。

G3.1.6.5 焊条(丝)和焊剂合格证。

G3.1.6.6 各种构件合格证。

G3.1.6.7 砂石试(检)验报告。

G3.1.6.8 外加剂合格证及性能检验文件及准用证。

G3.1.6.9 门、窗、防火、保湿、防腐、装饰材料等成品、半成品、原材料准用证、出厂合格证。

G3.1.7 施工试验记录

G3.1 .7.1 土壤试验报告。

G3.1.7.2 砂浆试验报告及配合比通知单。

G3.1.7.3 混凝土试验报告、记录及配合比通知单。

G3.1. 7.4 焊接试验记录、报告。

G3.1.7.5 现场预应力混凝土实验报告、记录

G3.1.8 施工记录

G3.1.8.1 地基处理。

G3.1.3.2 地基钎探。

G3.1.8.3 桩基施工记录。

G3.1.8.4 结构吊装、预制混凝土、楼板(屋面板)安装记录。

G3.1. 8.5 现场预应力施工记录。

G3.1. 8.6 沉降观测记录。

G3.1.8.7 施工测温记录。

G3.1.8.8 施工放线测量记录。

G3.1.8.9 烟道、通风道、垃圾道畅通记录。

G3.1.8.10 质量事故处理记录。

G3.1.9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G3. 1.9 .1 地基验槽记录。

G3.1.9.2 钢筋工程验收记录。

G3.1.9.3 防护工程试验记录。

G3.1.10 基础及主体结构验收记录。

G3.2 建筑采暖卫生与煤气安装工程。

G3.2.1 主要材料、设备、配件、质量合格证、准用证。

G3.2. 2 管道设备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G3.2. 3 施工试验记录

G3.2.3.1 强度试验记录。

G3.2.3.2 严密性试验记录。

G3.2.3.3 灌水试验记录。

G3.2.3.4 吹洗试验记录。

G3.2.3.5 通水试验记录。

G3.2.3.6 调试记录。

G3.2.3.7 预拉伸记录。

G3.2.3.8 锅炉烘煮记录。

G3.2.3.9 设备试运转记录。

G3.3 电气安装工程

G3.3.1 电气设备、材料说明书、合格证及产品检验记录、准用证。

G3.3.2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电气配管、电缆及电气接地装置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G3.3.3 绝缘电阻、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G3.3.4 电气设备安装调整试运转记录。

G3.4 通风与空调工程

G3.4. 1 通风材料、产品(阀门、衬垫、预制件等)、设备(空气处理、通风、制冷)合格证、说明书、装箱单。

G3.4.2 进场检查、验收试验记录。

G3.4.3 制冷及冷水系统管道试验记录。

G3.4.4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G3.4.5 空调调试记录。

G3.5 电梯安装工程

G3.5.1 电梯装箱单、合格证、说明书等随机文件。

G3.5.2 设备检查记录。

G3.5.3 设计变更。

G3.5.4 自检、互检、专检记录及隐蔽工作验收记录。

G3.5.5 绝缘、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G3.5.6 试运转记录。

G3.5.7 调整试验报告。

G3.5.8 电梯安装工程竣工验收证书。

G3.5.9 电梯安装工程保修证书。

G3.6 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G3.6.1 质量保证资料核查表。

G3.6.2 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评(核)定表。

G3.6.3 主体工程质量评(核)定表。

G3. 6.4 单位工程质量综合评(核)定表。

G3. 6.5 质量保证资料核查表。

G3.6.6 单位工程观感质量评定表。

G3.6.7 单位工程质量综合评定表。

G3.6.8 工程使用维护说明书。

G3.6.9 屋面保修协议书。

G3.7 工业设备安装工程

G3.7.1 施工合同、协议。

G3.7.2 开工、停工、复工报告。

G3.7.3 技术交底、图纸会审、技术核定文件。

G3.7.4 工程联系、设计变更单。

G3.7.5 设备装箱单,合格证、说明书等随机文件。

G3. 7.6 通风设备设施安装工程施工记录。

G3. 7.7 管道工程施工记录。

G3.7.8 电气工程施工调试记录。

G3.7.9 容器工程施工记录。

G3.7.10 自动化仪表、安装施工调试记录。

G3.7.11 筑炉工程施工记录。

G3.7.12 通风工程施工记录。

G3.7.13 焊接工程施工检测记录。

G3.7. 14 整装(散装)锅炉安装施工记录。

G3.7. 15 自动化仪表调试记录。

G3.7.16 质量事故报告及处理记录。

G4 项目竣工验收阶段。

G4.1 工程竣工验收申报文件。

G4.2 全部竣工图。

G4.3 工程决算。

G4.4 工程竣工验收会议文件。

G4.5 工程质量评定材料。

G4.6 工程竣工验收证明书。

G4.7 工程有关的声像材料。

G4.8 土地使用权证。

G4.9 质量所有权证。

附录H(标准的附录)

设备仪器文件材料归档范围

H1 自制设备。

H1.1 技术任务书、申请立项报告、批复。

H1.2 技术调查报告。

H1.3 设计研制计划、方案。

H1.4 计算书。

H1.5 项目预决算。

H1.6 技术攻关记录、成果。

H1.7 安装使用说明书。

H1.8 设备仪器安装竣工图纸、调试、试运行记录。安装、总结,验收材料。

H1.9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维护保养制度、设备检修规程。

H1.10 重大事故分析及处理报告。

H1.11 大修计划、记录等。

H1.12 设备仪器报废鉴定书,申请报废鉴定报告,批复及处理结果材料。

H2 外购设备仪器。

H2.1 申请外购设备仪器请示、批复。

H2.2 调研、考察材料。

H2.3 外购合同、协议与外方谈判洽谈记录、纪要、备忘录、来往函件及商检材料。

H2.4 设备仪器开箱验收记录。

H2.5 设备仪器合格证、装箱单、出厂保修单、说明书等随机图样及文字材料(原文和译文)。

H2.6 设备仪器安装调试、试车记录、总结、竣工图样、检测验收报告等。

H2.7 运行记录及重大事故分析处理报告。

H2.8 设备仪器保养和大修计划、记录。

H2.9 设备仪器检查记录、设备仪器履历表。

H2.10 设备改造记录和总结材料。

H2.11 设备仪器报废鉴定材料、申请、批复和处理结果。

H2.12 技术、质量上的异议的处理结果材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