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1月的一天,明德英怀抱婴儿坐在团瓢前(一种圆型的简陋草房),突然看见一个浑身是血的八路军战士朝林墓跑来,她急忙站起身,赶上前去,抓住战士的胳膊往团瓢里拉,示意他躺到床上。那战士怕连累她母子,几次想爬起,都被她强按下去,并用一床破旧棉被盖住战士。追击的日军来到团瓢前,发现她是个哑巴,伸头往团瓢里看了看,低矮黑暗的团瓢没有藏身之处,就比划着问那个八路跑哪里去了?她急忙向西一指,日军转身往西边追去。
日军走后,她见战士因流血过多,脸色苍白,呼吸困难,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现烧水恐怕来不及,急得手足无措。这时,孩子的啼饥声启发了她的灵感,短暂的犹豫之后,毅然将乳汁送进了伤员的嘴里,使伤员转危为安。此后,她天天用盐水为伤员洗伤口,还把家中仅有的两只母鸡杀了给伤员补身体,直到战士痊愈,她才含笑送其归队。
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沂蒙妇女,用她朴素的情感、纯洁的心灵和高尚的品德,诠释了沂蒙人民对子弟兵的无声大爱。后来,这个故事被搬上舞台、银幕,明德英成为家喻户晓的“沂蒙红嫂”,赢得了人们的敬重和爱戴。聂荣臻元帅赞誉明德英为“革命的先进妇女光辉形象”。国防部原部长迟浩田上将在探望她时,题词“蒙山高,沂水长,好红嫂,永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