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我县红色档案资源、探寻被尘封淹没的红色英雄事迹,近日,沂南县档案馆工作人员前往张庄镇、苏村镇征集红色口述档案,用“口述”形式传承红色文化遗产,留存革命历史记忆。
口述档案采访系列之一:


工作人员第一站来到了张庄镇和庄村。通过采访和庄村老书记朱武烈和老村长朱树烈,深入了解和庄村随军剧团的红色故事。1948年11月,和庄村积极响应毛主席号召,从村业余剧团中抽调一批思想进步、演唱功底好的演员组成随军剧团,跟随华东野战军南下,为部队和当地群众演出420余场,极大地鼓舞了士气。1949年6月,演出任务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军政治处给他们签发了“渡江光荣证”,并奖励一面题词“服务在前线,鼓舞民工进军江南”的锦旗。
口述档案采访系列之二:

第二站来到了苏村镇门家庵子村。这里是革命烈士刘鸣銮的老家。刘鸣銮,沂南县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国内革命战争的先驱者。1927年10月,刘鸣銮受中央委派回到家乡,将最早公开发行的中央kou机关报刊《向导》周报也带到了沂南,向家乡人民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和共产主义思想,并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建立起了工农武装力量,牺牲时年仅26岁。在门家庵子村委办公室,档案馆工作人员和苏村卫生院退休职工刘序秀、刘鸣銮的重孙刘凯维等人亲切座谈,仔细倾听他们讲述发生在烈士刘鸣銮身上的红色事迹,深刻感悟理想信念带来的精神力量。
下一步,县档案馆将加大征集力度,不断丰富完善红色档案数据库,用好用活这些鲜活、深刻的珍贵档案,用档案传承红色基因、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